目前分類:電機_綜合 (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更新日期:2008/08/14 19:01

曾在CPU晶片研發上與英特爾相抗衡的威盛電子,現在把產品觸角延伸到機器人晶片領域,開發出有軍警用途兼娛樂功能的機器人,雖然每台售價新台幣4萬元起跳,但威盛相信應用面越來越廣,市場的餅也越作越大。

 

拿著掌上電腦控制坦克機器人前進,小小身軀裝上履帶,要爬坡,或是通過碎石區都不成問題,加裝探測器後,是打仗時刺探軍情的利器,換上三角履帶,裝起手臂,立刻成了警察好幫手,搭配360度轉身功能,專門拆解爆裂物。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特爾(Intel)日前對外宣佈跨足SoC IC市場,而絕大多數的SoC IC將基於Atom處理器(英特爾針對可攜式產品所開發的低功耗處理器)設計開發,該舉動也顯示出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晶片公司正試圖重回行動及通訊市場。

 

英特爾SoC計畫小組總經理Gadi Singer表示:「英特爾目前手中握有15項SoC開發計畫,所有計畫都針對新興成長市場,且其中8項將很快推出產品。」

 

藉由SoC的生產製造,英特爾期望能切入至今仍為安謀國際科技(ARM)以及美普思科技(MIPS)把持的市場,同時平衡x86軟體市場的動態變化。ARM和MIPS均為處理器技術授權業者,協助如德州儀器(TI)、三星(Samsung)和意法半導體(ST)等IDM公司在非桌上型電腦及個人電腦領域中成功佔有市場地位。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特爾(Intel)在1971年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它整合了約兩千顆電晶體,在當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運算性能。隨之而來的電腦大眾購買能力徹底革新了電腦世界。今天,處理器核心整合了超過2千萬顆電晶體,並由十億顆電晶體組成的快取記憶體支撐,提供比4004高出約3萬倍的性能。

 

早期的8位元處理器核心,如70年代早期流行的8080,都是簡單的元件,甚至沒有採用管線技術。隨後的80386展現了大幅進展,它是一款具有GB級記憶體定址能力的32位元元件,適合高性能工作站。隨後出現整合了浮點單元的80486。然而,對高性能的要求從未停歇。90年代早期的Intel Pentium處理器設計為超純量處理器,隨後出現了Intel Pentium Pro處理器,大膽地採用了亂序執行和預測執行技術。新興應用和網際網路的問世帶來了對性能的需求,新興的深管線技術Pentium4處理器核心工作於數GHz。最後出現了Intel Core和Core 2處理器,努力地在性能和功耗之間取得平衡。

 

所有的這一切均得益於矽技術的發展,從PMOS到NMOS接著演變到CMOS以降低功耗。製程微縮通常帶來晶片電晶體數目倍增以實現更複雜架構,同時保證功率不超過極限。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友訊科技(D-Link)宣佈,該公司概念性網路電話設計產品「FuChat」榮獲2008年美國傑出產業設計大獎IDEA銅牌獎。

 

「FuChat」網路電話主要由D-Link產業設計課鄭智嶸工程師所規劃設計,目標在於發展成為下一代家用無線電話原型,它不但能撥打一般市話,更能同時撥打網路電話。「FuChat」內建感測器,可偵測使用者語氣的轉變和體溫的變化,以顯示使用者通話當時的情緒狀態。這個功能的目的是藉由使用者與FuChat的互動式作業,以電子設備與人的情緒連結方法來促進溝通技巧。

 

為了讓使用者能更方便設定及管理這支電話,「FuChat」備有Internet線上帳戶管理和支援的功能。此外;「FuChat」並採用可重複利用的塑膠材料所製成,以減少對於環境的衝擊。藉由進一步連結電子設備與人的情緒,D-Link期待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人化的通話體驗。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來自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員介紹了一款每瓦亮度高於白熾燈泡的固態白光光源。

 

「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white OLED)的每瓦發光效率早已超越白熾燈泡,然而其整體效率卻受限於外部結構」,密西根大學工程系教授Stephen Forrest表示。藉由在白光OLED上組裝一個具有閘格(grid)和微鏡片(micro lenses)的串聯系統,該裝置即可達到每瓦70流明的發光效率——幾近螢光燈管的90流明,而白熾燈泡的發光效率僅為15流明。

 

Forrest表示,「利用我們閘格和鏡片結構技術,可設計出高達78流明的發光效率,幾乎達到螢光燈的發光效能。由於螢光燈管的光線是向四周射散,燈管中的光線也因此大量流失,而我們的白光OLED是針對各種比螢光燈亮的應用所設計。」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Fi正逐漸將其勢力範圍擴展至個人區域網路(PAN)領域,並對藍牙(Blutooth)的未來形成了一大挑戰。根據英特爾(Intel)公司日前所發表的一項新計畫顯示,Wi-Fi技術將可廣泛的應用於電腦滑鼠、行動電話耳機,以及MP3播放器等各種週邊商品。

 

新創公司Ozmo日前發表一款晶片及其配套軟體,並聲稱該Wi-Fi晶片比藍牙技術更能為無線週邊設備提供高頻寬與更長的電池壽命,但成本卻更低。該公司目前正與英特爾進行合作,而英特爾也正在探索其迅馳(Centrino)筆記型電腦於Wi-Fi PAN領域的市場潛力。

 

而就Wi-Fi逐漸蠶食藍牙市場的長遠發展趨勢看來,而這兩家公司致力於該領域的行動還只是冰山的一角。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軟到2009年底也要走觸控螢幕路線了,不曉得這是否意謂著,台廠下一個
代工的主戰場將轉向平面電腦或UMPC?另外,我個人好奇的是,到時候,
結合語音辨識(speech recognition,講話也可視為"input")的電子產品,
會不會找到第二春?以現階段來看,除了尚未找出一種Killer Business
Model之外,放眼台灣,覺得在技術方面,真正可以與國際對手一爭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幾項剛登記的美國專利案件看來,Sony正在尋求一項極具潛力的遊戲專用觸控螢幕裝置開發,而該裝置也很可能設計成一款通報器。

 

其中一項應用顯示,一個手持觸控裝置能同時允許直接和手勢(gesture-based)輸入,並可透過觸覺畫素(tactile pixels)系統在整個顯示器上提供力度回饋,觸覺畫素具有小凸塊的柵格,能升起進而接觸到螢幕,協助模擬實際按鍵或其他觸控輸入效果。

 

此項申請專利並沒有明確指出該裝置的功能,然而卻指出個別觸覺畫素均可作為主觸控螢幕的一個替代控制機制。而此專利應用顯示該項發明的潛在應用包含了從遊戲裝置到手機、手持媒體播放器以及email工具。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解析度(HD) DVD格式之爭已告一段落,在此戰役中,新一代藍光光碟(Blu-ray)明顯勝出!但這場爭戰究竟值不值得?藍光又是否能夠如它的前身——標準解析度DVD般在稱王風光這麼多年後,再度引領影像光碟格式邁入新局,開創高峰?

 

 

儘管市場期待藍光光碟機將於近年內出現爆炸性的銷售成長,甚至超越標準解析度DVD設備,然而,即使藍光光碟在高解析度DVD格式之戰勝出,其銷售也不如預期。研究單位Digital Tech Consulting Inc.(DTC)預測,在未來五年內,藍光光碟的銷售比重不會超越DVD設備銷售量的三分之一。DTC指出,今年全球非個人電腦的藍光光碟機銷售僅會達到所有DVD設備銷售成績的3%,直到2013年,全球非個人電腦藍光光碟的銷售成績,也僅會達到總DVD設備銷售量的31%。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DisplaySearch指出,今年(2008)全球液晶電視(LCD TV)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億台,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佔有率的激烈競爭,以及成長率的趨緩;而2009年,北美、日本、西歐地區預計將僅剩個位數的成長。

 

DisplaySearch稍早前首度發佈了《未來電視規格的演進、數位應用與策略分析報告》(TV Evolution: Specifications, Applications and Strategies)。報告指出,在強大競爭壓力下,2009年北美、日本、西歐地區的液晶電視成長率預計分別為9%、4%和5%。

 

為了面對即將來到的成長停滯,各大電視品牌於今年CES已經針對未來電視的應用與規格演進,提出了許多不同於既有電視定義的觀點,這些觀點在2009年後將陸續引爆,為電視下一波的成長帶來動能。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提供

隨老年人口增加,健康照護需求日增,無論是早期偵測早期預防的個人化預防或是分散式照護(point-of-care),都是目前健康照護的重點。傳統的求診過程,通常是在病人有些疾病徵兆出現,例如乳房觸診發現腫塊,或皮膚上的痣發生明顯變化而主動到醫院求診,醫師會安排切片並由專門的病理醫師分析判斷,推測罹病的可能性或是病程,並推測可能的治療方式。然而此傳統診斷方式卻隱含了許多問題,而且當病人感到徵兆或組織產生病理變化時,往往病程已進行到某一程度了。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C近日宣佈開發出一種更具靈活性的TFT LCD (thin-film transistor crystal displays)設計方法;該原型機是一款“心形(heart-shaped)”的低溫多晶矽(LTPS)彩色TFT LCD模組,包含兩個半圓弧邊(half-circular arc)和兩條直角線(straight line)。

 

該款顯示器寬度為4.0公分、高度3.6公分,解析度為146ppi。由於其形狀的獨特性,解析度無法用解析度來詮釋,只能用像素數目與有效顯示面積相對關係來進行描述。該模組是NEC LCD Technologies和NEC電子美國分公司共同展開的一個設計專案成果。

 

傳統的液晶顯示模組是規則的方形,因為方形是最簡單、最有效和通用的形狀,便於用來佈置像素陣列。最近有幾家LCD供應商開始展示不同於傳統形狀的LCD顯示螢幕,有圓形、橢圓,以及擁有圓角的方形LCD。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流運算領域的主導廠商們正強化各方面的努力,以期找到一種平行編程模式,為早已出現在晶片製造商發展藍圖中的多核心處理器提供實際的支援。

 

英特爾(Intel)和微軟(Microsoft)公司們計劃在5年內提供大約1,000萬美元的資助,幫助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立一座新的平行運算實驗室(PCL),最初共接受14名大學教職員參與該計劃。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與伊利諾大學等20多所大學都加入申請該計劃的競爭之列。

 

去年稍晚,美國AMD公司指派一位首席架構師全權負責召集相關產業,共同針對支援異質多核心CPU的各種概念進行討論。根據AMD表示,開發廠商們必須從根本上擴展現有的軟體堆疊,以處理即將出現的一系列採用各種核心、加速器以及記憶體類型的處理器產品。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通訊 20086 月號 88
文.侯俊宇
高速傳輸介面的戰火除了在行動裝置一觸即發之外,在消費性電子與個人電腦間的混戰也並未稍歇,尤其以HDMI與DisplayPort間的捉對廝殺最為激烈。而其他傳輸介面如PCIe則受到MID的熱潮而再度翻紅。各陣營不斷加強自身優勢,期望搶下更多市占率。由此來看,這場混戰仍暫無止息之日。
隨著三合一匯流(Triple Play)、通訊技術帶動,高畫質影音服務在個人電腦(PC)、消費性電子(CE)間的應用也日益普及,其中尤以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HDMI)與DisplayPort間的拉鋸最為劇烈。  

搶攻高畫質影音 HDMI/DisplayPort不手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圖1 HDMI傳輸介面問世已久,並且獲得不少消費性電子廠商的採用。
簡單的說,HDMI是針對下一世代多媒體影音設備所開發的傳輸介面(圖1),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規定所有數位電視周邊產品都必須內建DVI或是HDMI之後,HDMI的前景更是看好,如2004年第一季時,相關會員數僅有八十三家,但至2007年第一季止,已暴增至五百四十七家,HDMI的後勢頗為看俏。  

 

再從發起會員來看,包括日立(Hitachi)、松下(Panasonic)、Quasar、飛利浦(Philips)、新力(Sony)、湯姆生RCA、東芝(Toshiba)及晶像(Silicon Image)等,都支持HDMI技術,以實現數位家庭中的多媒體影音串流傳輸。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通訊 20086 月號 88
文.侯俊宇
傳輸介面的拉鋸,隨著終端裝置的演進也更加激烈。如PC與手機的界線愈趨模糊,應用在兩者間的傳輸介面同樣積極撈過界,紛紛跨入對方陣營。再加上各發起組織陸續規畫推出無線版本,更刺激傳輸介面陣營在行動裝置上的競逐,而促使各式高速傳輸介面競爭不斷升溫。
隨著各式行動裝置出貨屢創新高,行動裝置中內建的傳輸介面也不斷升溫。繼2007年手機突破十一億支後,市調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預估,2008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達到十二億四千萬支,較2007年的十一億兩千萬支成長10%,尤在手機裝置兩極化的發展之下,高階的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後勢更為看好。此外,在獲得英特爾(Intel)等國際大廠的支持之下,行動聯網裝置(MID)/超級行動電腦(UMPC)的發展潛力旺盛,成長態勢亦相當驚人。而其上搭載的高速傳輸介面會如何發展,更是影響終端裝置效能關鍵的一大因素。

PC/手機兩面通吃 USB風采依舊  

要談各式傳輸介面,在個人電腦(PC)、手機兩大領域暢行無阻的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可說是最為成功的高速傳輸介面代表。  

這項最早由英特爾與微軟(Microsoft)所發起的傳輸介面,最大的特點就是支持熱插拔(Hot Plug)和即插即用(Plug & Play ,PnP)。USB裝置只須插入主機端,完全毋需驅動程式即可正常運作,大幅省去使用者的不便,亦成為提高其普及性之主因。  

此外,相對於其他介面僅能傳遞數據,USB本身還能提供5伏特的主動電壓及0.5安培的電流。利用這項特點,也有廠商開發出適當的排線,將USB拿來當作供電插座般使用,如行動電話充電器就是一例。也因如此,手機與PC各自獨立的傳輸介面被USB打破,也帶來幾乎100%在PC周邊設備與手機上普及的榮景。  

新版本持續演進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