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餅原與戰爭有關
賞月之餘,品嚐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 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 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嚐,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當時的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在中秋節擺設大香案拜月,圓餅、西瓜、蘋果、葡萄等供品一應 俱全,其中圓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還要特意切成蓮花狀供奉。
胡餅,中秋月餅之祖
其實月餅的前身就是民間常見的以胡餅為主的圓形麵食。圓餅作為一種普通麵食所產生的時間就很古遠了。 「餅」在古代是所有麵食的通稱,其中也包括圓形扁餅,後來才專指經蒸或烤而成的扁圓形食品。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關於餅的記載。《墨子·耕柱》中說,有一 個人,家裡有吃不完的牛羊肉,卻「見人之做餅,則還然竊之」,就是見到別人做餅,還去偷人家的餅吃。墨子說,這只有一種解釋,就是這人有偷竊的毛病。從這 幾句話的口氣可以看出,那時的餅並不是什麼美食,而是很平常的食物。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有麵食中加餡的做法。石勒就喜歡吃用干棗、胡桃瓤為餡的蒸餅。
雖然唐代已經形成中秋節,不過飲食方面主要是擺酒席以賞月,還說不上有特色的節令食品。北宋人陶谷的 《清異錄》是雜采隋唐至五代期間的趣聞軼事而成的一部隨筆集,其中寫道,五代時有一位專賣四季小吃的張手美,每到中秋就賣玩月羹,它是用桂圓、蓮子、藕粉 等做成的。這是第一種見於記載的中秋節令食品。
胡餅以及一些麵粉中摻入酥油、蜜、糖,或者以果仁、豆沙、糖、肉末、花料等做餡的圓餅、點心等,在外形、做法上跟後來的中秋月餅有類似的地方。到明代,就明確出現了中秋月餅的文字記載。
宋代,月餅被列節日佳品
宋朝的街市,在中秋節的前幾天,就已瀰漫著濃厚的過節氣氛。商店販賣新酒,重新佈置門前的綵樓。到了晚上,酒樓裡絲竹簫管並作,人人爭相登而賞月。夜市人馬雜沓,即使是住在陋巷裡的貧窮人家,也都會典當衣物去購買酒饌,歡度中秋。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每逢這一天,北宋都城開封的許多酒樓都出售新啟封的好酒,水果鋪子堆滿新鮮佳果,夜市之熱鬧一年中少見。顯貴和豪門,在自家的樓台亭榭中賞月,琴瑟清雅,至曉不絕。普通市民則爭先佔住酒樓,以先睹月色為快。
宋時,月餅已被正式列為節日佳品,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之句。賞月、品月餅、吃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元朝,小月餅裡藏玄機
元朝的中秋習俗,幾乎沒有推陳出新之舉。倒是朱元璋與月餅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當時,中原人 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想出一計, 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中,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晚上起義響應。到了那天,各路人馬一齊響應,起義軍如 星火燎原。攻下元大都後,朱元璋高興地下令,在下一個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用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餽贈佳品。
明朝,互贈月果雅吟詩
時光流轉至明代,祭月活動已遍及全國,親友們互贈月餅、月果已成禮俗。
一輪圓月東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台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邊賞月, 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餅、吃月餅的描述,明代的《西湖遊覽志 會》中始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
說到賞月,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明代在宮中,八月十五日除吃月餅酒饌外,還吃蟹。《酌中志》中記載:「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將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清朝,男不拜月女不竄
到了清代,中秋之夜,幾乎家家各有宴會,以酬佳節。人們還以中秋夜的晴雨,佔次年元宵陰晴。諺云:「八月十五雲遮月,來歲元宵雨打燈。」
清代流傳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竄」,所以拜月成了婦女的專利。中秋節前幾天,街市上都會賣一種專 供兒童玩的「兔兒爺」。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 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戰袍的,也有背插紙旗紙傘、或坐或立的,還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販、剃 頭師父、縫鞋匠,不一而足。
(摘自《細說中國節》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