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08/17 04:32 朱建陵/特稿

奧運會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報名及計算獎牌數的方式,已經落伍了。對許多運動員來說,「國家」只是一張殼,「自己」才是血肉所在。對於已經邁入國際化的大陸體壇來說,也是如此。

 

當大陸籍的美國職籃NBA球星姚明代表中國大陸隊,在北京球場上與美國夢八隊對峙時,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的過渡。「傳統」的是姚明仍為他的祖國效力,「現代」的是姚明已經國際化,他更多時候的身分,是美國NBA球員。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通訊 20088 月號 90
文.郭俊傑
為了提升手機等可攜式裝置在消費市場上的競爭力,多揚聲器配置正漸漸成為新興趨勢。但在可攜式系統中配置多顆揚聲器的同時,系統功耗也會隨之上升。擁有效率優勢的D類音訊放大器遂成為工程師的首選。
現今的行動電話或可攜式裝置的功能愈來愈多樣化,行動電話已成為多媒體播放系統、數位相機和個人數位助理(PDA)的集合體;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則集合了導航系統、媒體播放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數位影片多種功能。這些系統都具有MP3和MP4多媒體播放、電視訊號接收、執行遊戲和網頁瀏覽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消費者最關注的仍是聲音品質,因為聲音品質是其產品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某些製造商甚至會在一個系統中放置多個揚聲器,以改進聲音品質和輸出音量。   

過去的可攜式裝置為了延長電池壽命,大多採用單揚聲器設計。但在多揚聲器設計中,工程師必須使用兩個音訊功率放大器來驅動多個揚聲器,功率消耗是之前的兩倍以上,並且功率放大器所產生的熱量也成為設計人員必須仔細考量的問題。由於AB類放大器的功率消耗較高(換句話說,就是效率較低),典型的AB類放大器的效率為40~50%,而效率是降低功率放大器溫度的參數之一。D類音訊放大器這個新技術便可以提高效率達80%或甚至更高。   

D類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先向功率放大器輸入提供一個小類比訊號,接著功率放大器內部的調變器便將該類比訊號轉化為數位訊號,如脈衝寬度調變(PWM)或脈衝偏移調變(PCM)(取決於裝置採用何種調變技術)。但其轉化後的數位訊號仍然很微弱。因此在類比訊號轉化為數位訊號後,橋式放大器會放大數位訊號的振幅,然後採用一個被動LC濾波器(Passive LC Filters)將該高振幅數位訊號轉化回類比輸出。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通訊 20088 月號 90
文.黃繼寬
隨著數位多媒體功能成為3G手機的標準配備,類比與混訊元件在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也日趨關鍵。舉凡MP3音樂播放、行動視訊廣播接收等功能,類比訊號鏈的設計才是系統表現能否令消費者滿意的關鍵。
在手機系統中,除了基頻處理器、多媒體應用處理器、以及記憶體之外,幾乎所有元件都算是類比與混合訊號元件。近年來許多手機的創新功能,例如觸控、聲控、乃至加速度感應等,無不與類比電路的設計應用有關。因此類比元件的規格變化,對於手機市場的未來發展亦具備決定性的影響力。   

多重輸出創造音訊次系統需求   

從和弦鈴聲、MP3鈴聲、到MP3播放功能幾乎成為所有3G手機的標準功能,手機系統的音樂表現能力正面臨嚴苛的考驗。在手機應用環境中,使用者可以透過耳機聆聽音樂,也可能透過手機內建的喇叭直接播放MP3音樂。對一般使用者而言稀鬆平常的選擇,卻是系統設計者的一大考驗。以耳機輸出為例,即使D類音訊放大器的成本已與傳統AB類放大器價格相當接近,在考量到D類放大器的電磁干擾(EMI)及所能節省的電力有限等因素之後,AB類放大器仍是工程師的首選;但若以喇叭來輸出音訊,D類音訊放大器的高效率將轉化成顯著的電池壽命延長(相較於AB類放大器),因而成為手機喇叭輸出上最流行的選擇。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通訊 20088 月號 90
文.蔡金源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應用愈來愈普及,如個人導航裝置(PND)就已是3C賣場中的熱門產品,而愈來愈多手機也開始將GPS功能納入其中,希望能提供個人用戶多樣的定位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不過,為了提供更好的使用經驗,今日的GPS設備仍得在縮短首次定位時間(TTFF)、準確性(Accuracy)和靈敏度(Sensitivity)上下功夫。其中,輔助式GPS(Assisted GPS, A-GPS),即是在此一市場訴求下而備受重視。
A-GPS最早的發展背景是來自於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所制定的E911政策,要求美國境內手機均須具備即時定位功能,以在緊急時刻發揮定位尋人的用途。A-GPS是可協助達成此目標的技術之一,其他技術還包括微細胞識別碼(Cell-ID)、時差抵達(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加強觀察時間差(Enhanced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E-OTD)、角度到達時間(Angle of Arrival, AOA)及混合式的技術等。然而,隨著GPS走向消費性,加上A-GPS又有助縮短TTFF,因而從政策驅動轉變為市場驅動的明星技術。   

A-GPS大幅縮短TTFF 準確衛星時間扮要角 

要建置A-GPS技術,必須先從衛星訊號接收的基本原理開始認識。在沒有輔助訊號的自主定位(Autonomous Positioning)模式下,GPS接收器必須從天空中完整接收到四顆以上的衛星訊號,才能順利解出終端用戶所在的三度空間位置。這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衛星搜尋(Acquisition)與訊號下載、追蹤(Tracking)和導航(Navigation),又以第一階段最耗時間。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通訊 20088 月號 90
文.徐子明/戴鴻鈞/曾煥智
光纖市場儘管經歷一波大動盪,不過在東北亞國家帶動、晶片與設備價格持續探底之下,整體市場頗有回溫之勢,可望帶來龐大商機。國內在中華電信力拱、各類製造商競相投入之下,如何掌握這波商機,將是國內業者能否成功轉型的重要關鍵。
雖然由於2001年底,全球網路泡沫化讓國內外各家光通訊廠商相繼退出市場或者購併,光通訊產業一度蕭條。但日本政府持續積極主導該國高速網路之建設,並自2002年開始,由主要業者NTT推出光纖到府(FTTH)服務,讓日本民眾享受高速寬頻網路之便利。亞洲其他國家也積極跟進,如韓國、台灣、新加坡皆相繼鋪設FTTH;中國大陸也因為2008年即將舉辦奧運,當地主要電信業者積極在北京等大城市建置光纖網路。而北美及歐洲等地區近幾年也都加速投入FTTx的建設,讓光通訊產業再次展現生機。   

光通訊產業角色各異   

FTTx是這幾年各國電信業者主推的光纖舖設方式,其相關設備、零組件、光通訊元件、光纖都跟過去有所不同,亦代表有許多商機,因此有許多廠商相繼投入其中,以下將探討整個光通訊產業的供應鏈,及台灣與全球廠商之間的連結關係。   

jc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